星期日, 5月 23, 2010

收信快樂p.131

政國 :

我的展覽徹底失敗,爛透了。來看的人討厭它,評論家討厭它,我也很討厭它,純粹是一堆懷舊的廢物,對於過往那種自以為是的浪漫,其實只是透露出自淫者的悲哀,一種了無生趣,瀕臨滅亡的悲哀!
人是不可能再回到原點的,我現在學攝影,寫實主義,我全部的心力都在攝影這件事上,所有的東西都是當下存在這個世界上的,沒有虛構,沒有想像,我將正面直視這個世界,一眨也不眨......我能見你嗎? 你是我僅存的現在與過去。

淑芬

星期四, 5月 06, 2010

三少四壯集-床邊哲學
2010-04-28
中國時報
【張讓】

 年輕時讀哲學似懂非懂,現在也差不多。不同的是不再那樣誠惶誠恐,以為若是不懂一定是自己的問題,比如我太無知太笨之類,總之不敢去質疑那些神明似的哲學家。現在進入中年,鬢邊白髮加上眼角皺紋,有了質疑和嘲弄的資格和膽量……

 也許因為不著邊際,再怎麼看也影影綽綽非花非霧,我對哲學一直是若即若離的。既有種無法解釋的迷戀,又有種說不出的反感,好像愛上小說裡的壞蛋。從初中時代開始,多少年來拿起拋下反覆不斷,好像一對打鬧難分的戀人。床邊書堆裡因此總少不了一兩本哲學書,心血來潮便翻看看。一度齊克果和維根斯坦輪流在那裡待了很長一段時間,然後是老子和莊子,後來換成了尼采和卡繆,現在是柏拉圖、史賓諾莎和大衛.休姆外加蒙田。

 說我「懂」他們的哲學是騙人。我其實一點都不懂,所以只是一腳門裡一腳門外,看見地板牆壁和幾件傢具而已。我也不覺得哲學是個讓人懂的東西,而比較像煙火晨霧,或草原大漠高山森林,你走進去,沈湎在那那風景中。這和了解無關,和置身其中有關。

 哲學不提供獨一無二的定論,而是一個場域,一種景觀,讓人在裡面俯仰升沉。也可說是一種生態,一種心境。你在各家理論裡迷失(原來有這種說法!),察覺到事物的複雜難解(原來可以從這個角度去看!),體會到最終還是得靠自己去判斷和解答(怎知到底誰對誰錯?)。哲學提出問題,讓人在不疑處有疑。哲學是過程,而不是最終的結論,儘管正是為了獲致一個無上的定論才有那精彩過程。

 很奇怪,哲學常毫無人味,起碼大多數的哲學文字比戈壁比撒哈拉還乾燥,簡直讓人眼睛要出水去灌溉。按理哲學探討人生許多切身問題,應該很容易進入情況才是。偏偏就是又乾又澀不知所云,遠比不上宗教談苦難罪愆原宥救贖來的親切好懂。也許宗教畢竟比較聰明,訴諸人心而非理性,用故事詩歌而不是硬邦邦的邏輯來傳達。這種「不智」到了維根斯坦可說到了極端,他的符號邏輯連同行都看不懂。幸好有另一種極端:瘋狂哲人尼采,以狂熱夢囈式的格言短句擊破哲學山頂的大理石殿堂,在人間沼澤另蓋了一座張牙舞爪的七彩小廟。如果你神思昏昏拿起尼采,立刻便會像觸電一樣醒來,看見四周金粉光燦盡是嘯音咻咻的能量。你馬上就認出他,你不知自己一直在尋找的大膽叛逆、狂人英雄。在他的睥睨和嘲弄裡你發現自己身材能力暴漲──你可以對抗全世界!這是閱讀哲學可能帶來的一種狂喜。你看清了!你掙脫了!──你暗自呼喊,全身上下盡是霹霹爆響的驚嘆號。過不久你會從這種「清醒」中醒來,再度進入「現實」,重新穿起那件爬滿了蚤子的破衫,做那個無力無骨低頭妥協的平常人。至少你到過那個地方,看過彩虹的來處。

 年輕時讀哲學似懂非懂,現在也差不多。不同的是不再那樣誠惶誠恐,以為若是不懂一定是自己的問題,比如我太無知太笨之類,總之不敢去質疑那些神明似的哲學家。現在進入中年,鬢邊白髮加上眼角皺紋,有了質疑和嘲弄的資格和膽量,再讀時不禁經常激烈反對,甚至搖頭微笑:「智者,你的名字不是男人!」

 這時你大概不會奇怪我為什麼睡前讀哲學了。